明万历皇帝定陵考古挖掘

前蜀永陵是五代时期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公元847~918)的陵墓,民间俗称“王健墓”,位于成都市市中区西北部。永陵是目前所知唯一的墓室建筑于地面上的帝王陵墓,其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

明万历皇帝定陵考古挖掘_http://www.zhaochafa.com_信息发布_第1张

王建墓的偶然发现

成都老西门三洞桥附近,耸立着一座高大巍峨,形同小山的夯土堆,人们习惯称它为“抚琴台”。以后的抚琴台街、抚琴大队、抚琴小区等称谓,皆因此而得名。

抚琴台这个名称不知流传了多少年,成都以“抚琴”二字冠名的街巷就有27条,很多外地游客会问:是谁在这里抚过琴?

王建墓旧影

传说抚琴台是西汉大词赋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在成都的居住之地。当年司马相如路经临邛,得遇富豪家未嫁便守寡的卓文君,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打动了卓文君。才子佳人,演绎出一段当垆卖酒、蔑视礼教、忠于爱情的千古佳话。

抗战时期,为了躲避日机轰炸,人们在抚琴台边挖掘防空洞,无意中掘到了坚实的砖砌体,考古学者推测是一座墓葬。

1942年,经著名人类学家、前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冯汉骥教授等考古发掘,据出土文物确认,才发现相传已久的司马相如抚琴台,却原来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琴台之谜由此揭晓。

考古发掘现场

王建墓的正规称呼叫“永陵”,出土文物如哀册、谥宝上镌刻的文字,与历史文献记载是一致的。按古代礼制规定,凡帝王死后,其葬所都要取一个名字,即所谓的“陵号”,王建葬所的陵号就叫永陵。

称“陵”而不称“墓”,是帝王葬所的专称。山陵高大喻其地位崇高,所以帝王之死有“山陵崩”之说。而陵号取“永”字,自然是寓意长久。

王建墓相关卷宗

中国历代帝王葬所号“永陵”的,还有秦武王陵、西魏文帝陵、南唐元宗陵、明世宗陵以及清关外祖陵。

前蜀王建永陵地面原有规模庞大的陵寝建筑,即“陵庙”。据载,仅各类壁画墙就达一百多面,这些建筑在北宋真宗时代拆毁,其材料用于道观“玉局观”的重修,仅留下了原附属于陵庙的佛寺“永庆院”,而永庆院也在南宋初年被焚毁。

自此以后,永陵渐渐隐没不彰,而抚琴台的传说,慢慢掩盖了历史真相……

1961年国务院公布永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成立王建墓文物保管所,1990年建立成都王建墓博物馆,1998年更名为成都永陵博物馆。

永陵

永陵占地面积56亩,除开放永陵地宫外,还建了历史文物陈列馆——蜀永楼。

地上皇陵

永陵墓冢封土为半球形,墓塚直径80米,高15米,底部四周用石料砌出9级冢圈,地上5层,地下4层。石料质地坚硬,能够很好地保护地宫免受风雨侵袭。

地宫原貌

前蜀永陵原建有规模宏大的陵园及陵庙,陵园神道两旁置石幢、石人、石马等,陵庙内彩绘大量鬼神、人马、车辂仪仗、宫寝嫔妃及御者侍从达百余堵墙。

宋代大中祥符年间,益州知州凌策奏请拆迁陵庙建筑,修建道观玉局而颓废。今仅存石人一躯(文吏俑)及陵墓,其他石像都是后来仿制的。

石俑

前蜀永陵地宫为平地起建,以14道红砂石券拱砌成肋拱构成墓室内墙、券顶。外层则采用了数万块特制大型青砖券拱,衣石灰作粘合剂,券拱顶部垒土为塚。

封土堆

探秘地宫

地宫全长30.8米,每进深23.40米,内空高6.40米、宽6.10米,分为前中后三室。墓室内墙及券拱顶部原绘有彩绘,今仅存前室第三道券拱正面下重券额上保留的部分缠枝宝相花图案。

地宫入口

在前室及中室顶部嵌有用于围幔、装饰物件的铁条、铁链、铁环。其中,在中室正中棺床上方据出土文物推测原悬挂有鎏金、饰金的华盖。墓室内悬挂的其他饰物也多饰金。

前中后三室原皆有木质大门,门上饰以鎏金的铜门钉、铜首辅及镂花铜饰片等。发掘时,木作部分早已腐朽不存,但门上的饰件及金属附件仍然保存完好,可以较准确地复原。可以想见,当年地宫内饰是何等华丽,金碧辉煌。

地宫墓门(现代仿建)

棺床浮雕

在地宫中室安置着王建棺床。棺床为石质须弥座式,顶面铺白色珉玉版,床上置棺椁。据保存下来的棺椁痕迹推测,原棺椁为内外五重,是中国现存可见到的按照周代礼制规定汉唐以来唯一的皇帝棺椁遗迹。

棺床南面(正面)乐伎、舞伎浮雕

在棺椁内,考古发掘时曾于棺椁底部淤土中清理出残存的水银(硫化汞)15千克,说明原棺椁内在入葬时曾灌注了大量水银以防止尸体腐化。现在仍有少量水银残留在棺床上。

棺床的上端周边雕刻云龙戏珠图案,龙身原皆贴有金箔。棺床上下枭则雕刻仰莲、覆莲及缠枝宝相花图案。

棺床上的莲花

棺床腰部四面皆深浮雕壶门,每门内雕一位伎乐,共计2位舞伎、22位乐伎手持20种 23件乐器,这就是著名的前蜀永陵“二十四伎乐”,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反映中国唐代宫廷乐舞最完整的宫廷乐队浮雕。

二十四伎乐

研究者认为,王建棺床作须弥座式,为佛座,而乐舞伎表现了王建在西方净土佛国,众乐舞伎正在为他演奏表演佛曲乐舞(中国古代认为人间的皇帝即为佛)。

在棺床左右两侧有12尊双手作扶棺状的力士半身石雕像,皆顶盔贯甲、圆睁双目,面部表情及扶棺身体姿势皆各不相同,表现出众力士(神将)紧扶着沉重的棺床倍感吃力的场景,亦衬托出棺床上王建的躯体作为佛的躯体是何等沉重。

十二力士

陵墓中置十二神,意在驱除凶邪,保护墓主,使死者的灵魂得到安息。这种做法可能起源于晚唐五代。

在距棺床北部16厘米的中室最后部分,放置着一口直径为一米多的红砂岩石缸,缸内有同样石料的石饼一块,石饼上放置着陶盆和一对陶瓷灯台,这就是俗称为万年灯或长明灯的墓内照明设备。

墓室封闭后,燃烧的油灯逐渐耗尽室内的氧气而自行熄灭,客观上使墓内空气不便于有机物的分解,多少起到了一些保护遗体的作用。

棺床

与后世将长明灯置于死者脚部即棺床的前面有所不同,王建永陵的长明灯安置在死者的头部,即棺床的后面,这或许是当时四川地区的葬俗。

王建其人

王建是唐末五代时期一位杰出的封建统治者。他出生于今河南省舞阳县一贫民家庭,青年时期曾沦落江湖,后投效唐朝军队,以军功晋升为将军。

王建忠于唐朝,作战勇武善谋,能与士卒同甘苦,深得皇帝信赖、将士拥戴。曾任唐僖宗宫廷禁军神策军宿卫将军。公元903年受封为蜀王。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因号召恢复唐室未获响应而割据今四川省大部、重庆市、湖北省西部、陕西省南部及甘肃省东南部近60万平方千米疆域,承袭唐朝礼仪制度,任用大批唐朝旧臣后裔建立了蜀国(史称前蜀)。

王建真容雕像,至今的唯一一座帝王真容雕像

王建在位期间,尊重礼遇仁人且知人善任,容纳直言,勤于政事,积极整饬吏治提倡廉政,大力发展经济生产,政绩卓著。

在王建的励精图治下,前蜀国成为当时中国境内各政权中国力最强、社会最稳定、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国家,都城成都也成为当时中国最繁华的第一大都会。

公元918年7月,王建因积劳成疾病逝宫中,享年71岁。

国宝级文物——玉大带

永陵出土的玉大带是一件国宝级文物,是迄今所知唐、五代时期唯一一件完整的成套玉带,也是唯一一件能够确定为帝王本人所使用的玉大带。

王建玉大带

王建玉大带由七方銙、两节铊尾、两节革带和一对银扣组成。銙与铊尾均用浮雕手法雕琢盘龙图案,玉雕面积达500多平方厘米,堪称当时的玉石巨制。

八条盘龙同中有异,既整齐和谐又变化生动。龙的头部有鹿形双叉角,上唇上翘呈梳状,腿部关节有双翼,四肢关节处毛爪为三趾,尾呈蛇形,通体布满鳞纹,昂首奋爪,吞吐宝珠。造型矫健有力,制作精致细腻,是力与美的和谐体现。

玉大带(仿)

作为尊贵与神秘的化身,龙是中国古代皇室的主要装饰纹样之一。王建玉大带龙的造型具有考古学上标准器的意义,为研究古代龙纹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玉大带的玉质洁白莹澈,色泽温柔光润,为玉石中的上品。铊尾上一段珍贵的铭文记载了前蜀宫中的一件大事,讲述了一个近乎神话的故事:

“永平五年乙亥孟冬下旬之七日,荧惑次尾宿。尾主后宫,是夜火作,翌日于烈焰中得所宝玉一团。工人皆曰:‘此经大火,不堪矣!’上曰:‘天生神物,又安能损乎!’遂命玉工解之。其温润洁白异常,虽良工目所未睹。制成大带,其方阔二寸,獭尾六寸有五分。夫火炎昆岗,玉石俱焚,向非圣德所感,则何以臻此焉!谨记。”

这则铭文的大意是说:前蜀永平五年10月27日,灾星荧惑星运行到二十八星宿中的尾宿,预示着后宫将要发生灾祸。当天深夜,王建后宫中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无数珍宝在大火中悉数化为灰烬。第二天,在灰烬中发现独有一团宝玉得以保存。常言道:“火炎昆岗,玉石俱焚”,玉最怕的就是火烧,因此工匠们都认定这块经过大火焚烧的玉石已毫无用处。然而王建却不这样看,他说:此乃天生神物,大火又怎能损坏它呢!命玉工解治,结果发现这块玉石异常洁白温润,连见多识广、技术优良的玉工也从未见过如此好玉,于是制成了王建所佩戴的玉大带。

玉大带(仿)

大火背后的秘密

前蜀五年为公元915年,前蜀立国已经八载,王建也年近古稀,同历史上许多统治者的暮年一样,他最为操心也最为棘手的大事是确定自己的继承人。

太子的册立颇费周折,在后宫与宦官的操纵下,王建不得已于永平三年立幼子王衍为太子。此后他总觉得不妥,认为王衍沉溺于声色犬马,不是理想的继承人,有改立太子之意,因此宫廷内的明争暗斗异常激烈。

谥宝

此次大火的起因不明,火灾发生后,任诸军都指挥使的王建义子王宗侃等人率兵前来救火,王建却紧闭宫门,不让人进宫,任后宫珍宝付之一炬。

前蜀的这场大火和王建当时的做法至今仍然前蜀政治史上的一个谜,也许,在这条精美的玉带后面还隐藏着一段已为历史的尘埃所掩埋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一次有惊无险的未遂宫廷政变呢。

三年之后,王建就突然病逝于宫中,王衍继位仅七年,后唐的铁骑就踏平了前蜀的宫阙。

劫后无恙的宝玉

这场大火焚毁了王建收藏奇珍异宝的百尺楼,无数稀世之珍化为灰烬,独有这团宝玉虽经烈火而完好如初,即使是见多识广、技艺精良的玉工也从未见过如此美玉。

这劫后无恙的宝玉给王建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宝玉似乎就是自己的化身:天生神物,人为的灾祸是无法摧毁它的。

王建对这团宝玉珍爱有加,命玉工精心制成大带,随身佩带,死后将玉大带作为殉葬品跟随自己于九泉之下,就连墓内王建石雕像上也刻有这条玉带。

王建像

千年后的今天,随着永陵的发掘整理,许多前蜀宫廷的珍贵文物都重现在人们眼前。这条蕴含着珍贵的历史、艺术、文物价值的玉带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小组定为国宝级文物,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