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刘章是怎么死的

光绪二十二年一月十二日,淮军第一猛将,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六安病逝。二月初他的家属来到了京城,请求礼部按照惯例给予赐谥。

汉朝刘章是怎么死的_http://www.zhaochafa.com_信息发布_第1张

经最终商议,礼部给了一个“壮肃”的谥号。据说本来是要给“庄肃”的,因刘之家属没有给礼部好处费,所以才得了这么一个不好也不坏的谥号。

清代的谥法制度十分严谨

清代官员死后都要盖棺定论,这个“定论”主要是指朝廷按照生前的功过是非给予一个合适的谥号。官员大臣死后只要有谥号,就意味着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反之则是朝廷对其人之品行、功绩有非议。

朝廷赐谥官方的叫法为“易名之典”,“易名”通俗地理解就是改名字。比如曾国藩死后谥文正,那么在官方的文书以及同僚的称谓中,就不能再直呼其名,而要以曾文正公称之。

清代的谥法制度沿袭明代,但比明代更为严谨。乾隆皇帝在谕旨中就曾说过:“易名之典古昔所重,我朝赐谥尤为谨严。”此话不虚,确实清代对于赐谥,有着十分细致的规定。

清初时期,朝廷赐谥是有章可循的。当时赐谥的范围仅限于二品以上官员,但官居二品以上者能否给谥,是需要皇帝与九卿共同商议的。

康熙朝时,大臣赐谥形成了一个定制,大臣死后先是由礼部奏请是否给谥,皇帝点头认可后,内阁就会拟定几个谥号由皇帝圈定。

所有谥号中,以“文”开头的最为尊贵,规定只有翰林出身者,或是非翰林出身但官居大学士者,才能享用文字开头的谥号。“文”字打头的谥号,又以“文正”最尊,文正之谥是皇帝钦定的,礼部没有资格拟此谥号。

关于清代谥号方面的内容本文不打算细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历史文章。这里主要还是来讲一讲刘铭传赐谥的话题。

刘铭传请谥之经过

刘铭传是行伍出身,没有科举功名,在重文轻武的清代,武将赐谥的难度比文官相对要难。但刘铭传毕竟不是一般的武将,他跟随李鸿章南征北战,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的过程中,他的铭字营是淮军各营中的王牌,他本人也有淮军第一悍将的美誉。

刘铭传战功虽著,又受李鸿章的庇护,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这与他本人的性格不无关系,说白了就是他直率的性格难以融入官场。故而和平时期往往受挫,而一到战时,朝廷又会想起这位老将,如此反复几次,也使刘铭传心生退意。

刘铭传中晚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安徽老家度过的。到了中法战争时期,刘铭传再度出山,清政府任命他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不久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

光绪十一年,刘铭传被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在这位置上他干了六年,后因通商交涉问题遭到顽固派的反对被迫请辞。甲午战败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刘铭传忧思郁结,口吐鲜血,于光绪二十二年一月十二日在六安刘新圩病逝。

刘铭传死后,朝廷也有表示,晋其为太子太保,并下旨让礼部颁封谥号。前面说到,清代对赐谥的管理很严格,但这仅限于高级文官以“文”开头的谥号。至于其他谥号,相对而言就要宽松许多,一般都是礼部说了算。

总督、巡抚虽是一方大吏,但他们死后一般是没有谥号的,仅立有重大功勋者方有谥号,且一般都不是以“文”开头。

刘铭传作为台湾巡抚,死后能得到谥号已经是皇恩浩荡了。晚清时期由于官场腐败,要想办事就得银子开道,礼部是个清水衙门,所以凡是有揩油的机会那是绝不放过。

礼部在赐谥的时候可操作性很强,谥号虽是两字但却是高度浓缩,一字之差可谓天上地下。刘铭传的家属深知其中道理,便十万火急赶到京城,找到了礼部堂官,希望能讨得一个好的谥号。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赐谥是朝廷的恩典,如果家属肯花上万把两银子,便可以让死去的功臣名将得到一个高大上的谥号,带上一顶高帽,这样就是死者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礼部按照刘铭传生前的功绩,拟定了一个“庄肃”的谥号,不过也提出要求,让刘家出一万两银子。刘家人觉得这个高帽的价格太贵,不愿意出血。礼部因为没有得到好处,所以就大笔一歪,将“庄”字改为“壮”字,这样刘铭传从庄肃公变成了壮肃公。

“庄”与“壮”这两个字,无需查字典,只要稍加体会一番就能领悟其中之含义。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从礼部赐谥一事上可见一斑。看来晚清吏治之腐败已入化境,连这种授封死人的荣誉居然也做起了手脚,可见其手段已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发表回复